今年以来,定西市坚持把人民调解作为推进主动创稳行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基本手段,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练好“琴棋书画”四字要诀,积极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为服务乡村振兴、构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好“先手棋”
(资料图片)
构建多元解纷“大格局”
建强战斗堡垒。建立“市、县、乡、村贯通+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个人调解”运行模式,市级成立人民调解协会,县级成立7个人民调解中心,122个乡镇(街道)、1965个村(社区)全部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住建、医疗、交通、涉企等领域成立88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个人调解室105个,构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化、网格化调解格局。
充实调解队伍。持续吸纳乡贤、未就业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进入人民调解组织,现有专职人民调解员1357人。整合综治中心、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村委会等人员力量,配备兼职人民调解员8170人。在村民(社区)小组、楼栋(院落)建立纠纷信息员队伍488支,吸纳调解志愿者1064人,搭建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人民调解队伍。
完善协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行政调解工作,在公安、教育、信访、人社等部门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28个,配备行政调解员54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关口前移、主动介入,同人民调解组织协同化解纠纷,做到信息联通、工作联动、齐抓共管。
用好“工具书”
提升调解化解“硬实力”
用好“制度书”。创新建立矛盾纠纷“456”(靠实调解组织、司法所、县、市司法行政机关四级责任,建立常态教育、一体化解、网格治理、经常服务、部门联动五个机制,落实常态排查、分类调处、监测预警、跟踪服务、分析研判、责任追究六项制度)排查化解机制,被司法部推广宣传。创新制定相关工作指南,明确46条人民调解工作标准。筛选优秀案例编纂《定西市人民调解案例汇编》,全方位指导开展工作。
用好“培育书”。先后举办“人民调解业务大讲堂”“人民调解业务大比武”、各类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情景模拟纠纷调解现场,涵盖全市所有人民调解员。组织8040名调解员开展网络知识竞赛,通过以学促练提升调解技能。开展人民调解先进组织和个人创建培育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今年成功培育“枫桥式司法所”14个、“枫桥式人民调解组织”28个、“枫桥式人民调解员”42名。
用好“调解书”。创新推出“随手调”调解文书,将人民调解协议“四联单”工作手册简化为“两联单”工作小本,调解员随身携带,在遇到简易矛盾纠纷时现场进行调解,签订调解协议。
弹好“十指琴”
打好排查化解“主动仗”
前端排查预防。坚持定期排查与重点时段排查相结合,村(社区)每周、乡镇(街道)每半月、县区和行业部门每月开展1次矛盾纠纷普遍排查,全面排查婚姻家庭、情感、邻里等民间矛盾纠纷,重点排查易引发“民转刑”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重点人员,做到发现在早、预防在先、处置在小。
中端调处化解。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能用“随手调”调解的现场调解,一时不能调解的建立工作台账,限期调解到位。
末端回访巩固。调解成功后,调解员定期回访当事人,及时掌握当事人思想状况和行为动态,防止纠纷反弹,实现“事心双解”。
绘好“平安画”
营造和谐共处“新环境”
法律咨询“全覆盖”。推进“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定西市所有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6.1万人次。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开展“法律明白人”网络培训8513人,认定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025户。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每天在村(社区)微信群推送法律法规知识,营造良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定西法治宣传”微信公众号开发“找调解”功能菜单,实现群众“线上申请、线下调解”,有效提升调解效率。协商议事“话和谐”。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制度优势,走出一条村民协商议事的新路子。(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