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涛 赵小柔
(资料图片)
尽管绿色信贷不良率远低于同期整体不良贷款水平,但商业银行应该防微杜渐重视不良贷款问题。
从风险来源来看,绿色项目通常涉及新兴市场的先进技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技术成熟度、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等。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身经营水平也影响了绿色贷款项目的最终成效。如果这些风险在项目周期内没有得到充分评估和管理,就容易导致融资违约和不良贷款。
业务能力影响绿色信贷风险
根据业界最新相关研究,银行业的绿色信贷在整体贷款组合中所占的比重,与其绿色信贷风险之间存在关联,并且这受到银行资产规模和组织结构的影响。这表明绿色信贷相关政策对于不同的银行存在不同的实际效果,大银行相对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强化对政策的理解和转化,从而提高绿色信贷业务规模和其在整体信贷业务中的占比,有助于大银行自身更好地落实与支持“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资金需求,提升经济绿色转型的进度和质量。而中小银行和地方性银行在绿色信贷业务上的经验和能力有所不足,尤其是在绿色融资生态效益测算以及融资主体环境信息披露和评估等方面,如果盲目发展绿色信贷而未能提供与之匹配的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可能将扩大绿色信贷不良风险,也会进一步压缩其他行业项目的信贷空间。
由此可见,绿色信贷相关政策的制定应当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银行予以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目标指引,并应发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优势和主动性。从金融管理部门公布的数据看,2022年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0.6万元,占全部绿色信贷余额的93.5%,提升中小银行和地方性银行绿色信贷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是未来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满足区域绿色产业转型和地方企业绿色融资需求的客观要求。
绿色贷款项目普遍涉及先进的环境技术和领域专业知识,无论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与地方性银行,在未来绿色金融普及和扩张的过程中都需要提升相应的技术专业能力,能进一步做到理解和评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风险和潜在回报,这都将直接作用于银行业自身对绿色贷款项目的风险判断和决策能力。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是评估和管理绿色贷款项目风险的关键,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定价、风险监控和风险应对等方面。如果银行能够有效识别和评估绿色项目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那么绿色信贷不良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将较低。
绿色项目存在信息不透明
绿色产业相关融资过程面对的首要难点,在于提升对项目环境影响进行量化评估与追踪的信息化水平。克服绿色项目所存在的信息不透明现象,一是实现标准化、流程化的环境披露,二是实现绿色融资生态效益的真实测算,前者存在监测难度,后者则需要大量理论分析和实践统计依据。
绿色项目信息不透明为绿色信贷的风险管理和项目运营增添了难度。首先,环境数据的收集涉及复杂的调查、监测和评估过程,而某些环境参数还可能需要长期监测或专门的技术设备来获取,这显著增加了数据收集的成本和难度;其次,不同贷款项目的信息披露面临质量和一致性等问题,因为不同行业所使用的数据来源和测量方法可能不同,导致数据之间的比较和分析困难;最后,绿色项目的披露标准缺乏一致性和规范性,国内外不同金融机构可能使用不同的框架和指标,个别之间缺乏相互参考和借鉴,难以进行有效的横向比较和评估。
可见,促进绿色项目信息透明化是有效防范绿色信贷风险的重要途径,绿色融资主体应当在提高自身ESG与环境治理能力的基础上,向银行披露更多的环境和生态信息,包括项目的环境污染影响评估、预期的生态效益规模、可持续发展目标规划、与绿色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等;银行也有义务遵循标准化的绿色信贷业务流程对相关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予以持续性的指引和管理,并可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环境影响督察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绿色评估工作。
建立高质量监管体系
与绿色金融创新能力相匹配的高质量绿色金融监管体系是防范绿色信贷不良和保障绿色产业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绿色信贷的监管过程中,应考虑将环境和生态责任纳入相关贷款的违约责任之中予以综合考虑。
这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贷款相关的政策激励与约束机制,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标准有效融入相关监管体系之中,设立符合宏观绿色发展目标的激励措施和监管要求,并明确信用主体和贷款机构的义务和责任,在环境保护义务的基础上提升对环境风险控制义务的要求,督促银行业制定绿色信贷政策和业务方针,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尽职调查,监测融资项目的环境绩效,并定期报告绿色信贷的投放和经营情况。
同时,应当对不同类型的行业、不同规模的银行、不同地区的绿色信贷市场建立差异化的风险监管附加措施,在保障绿色转型平稳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对象的特殊发展需求。
对金融业而言,在高质量的绿色信贷监管体系之下,提升行业自身的环境风险控制能力是拓展环境保护内涵的重要途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必要技能。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