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文丨a湫
编辑丨5号探秘人
费翔说:
乌尔善斥巨资30亿、花费十年的时间。
才创造出《封神第一部》。
他当时放出“狠话”,说票房将会突破150亿。
但最初的预售票房,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在映前9天,他的预售总票房才498万。
点映的票房更惨,才有36.8万。
就像大家说的:
对于这个故事,喜欢的人早已耳熟能详。
而不喜欢的人还在“观望”。
它的起点太低,与导演的目标相差甚远。
那么它还能“起死回生”吗?
01
近日,《封神第一部》的票房已经突破18亿。
在刷到各种关于这部影片的幕后视频之后。
笔者也怀着一个疑问去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
可能很多人在观看之前都会有疑问。
但在观看完之后,就会对这部影片大为改观。
也正是它,让我们知道:
从2015年的《寻龙诀》之后。
导演乌尔善八年没有交出新作品。
他将自己所有心血都倾注在《封神三部曲》上。
但其实,他与《封神》的结缘,还要比这更早。
乌尔善曾在采访中多次说过这句话。
但与之相应的,他要承受的风险也远比常人的大。
1972年,他出生于内蒙古。
四岁的时候跟随父母来到北京,生活在军区大院。
小伙子都淘气,更何况还是来自大草原的汉子。
但只要是练习画画,他能安静的在院子里坐一整天。
他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看《封神演义》的小人书。
并且看的时候,脑海中还会浮现出相关的画面。
他似乎天生就是拍史诗神话大制作的“料”。
在中考的时候,他考进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可以说是半只脚已经踏进央美的大门。
结局也确实是如此。
他考进央美十分难进的油画系,隔年招生还只招8个人。
他的父母一直以他为豪。
他们还曾经幻想过儿子以后的美好前途。
但没想到大二的时候,这个“美梦”就破碎。
在大二时,他和老师的绘画理念不同。
导致他的考试分数并不理想。
因此与二人发生争吵。
最后他被学校劝退。
或许是无颜面对父母。
亦或许是脆弱的自尊心受损。
他没有告诉父母。
并且在他从学校离开之后,并没有回家。
他三个月没有回家,在外面租房居住。
直到父亲去学校找他,在公告栏上看见他的劝退通知。
身为父亲的他这才明白。
这些时日为什么都没有见到儿子。
但他同时也想不通:
为什么这样优秀的孩子,会被劝退。
02
他努力刻苦的画画。
无时无刻不在追求艺术。
平时也会鉴赏和品读诗画史书。
而这些正是启发他必不可少的“条件”。
1994年,他又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北电的导演系。
毕业之后,他并没有急着进导演圈。
而是先做了十年的当代艺术。
直到2011年,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作品才真正上映。
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刀见笑》。
2012年,他就说要拍《封神演义》系列的《龙之战》。
原本他只想以哪吒为主题,拍一个故事。
但不久后,一次受伤让他有了新的想法。
在这之后,他打球受伤在轮椅上坐了三个月。
无所事事的他又将《封神演义》的小说重新看了一遍。
他越思考越觉得应该将整个故事展现出来。
同时,他的脑海里已经构思好关于《封神》的大框架。
2014年的《寻龙诀》让他的技术和资源又上了一层楼。
他觉得是时候可以开始挑战更高难度的作品。
于是《封神》再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封神》的第一次策划会,在2014年展开。
在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
他们打磨剧本、演员海选……
看过影片的人应该都注意到一个细节:
饰演质子的那一批演员,都是素人。
按照乌尔善在内娱的资历。
他完全可以挑选一些更有流量的演员来出演。
那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03
在选角的时候,乌尔善只有一个要求:
商周时期,商纣王昏庸无道,商朝民不聊生。
上战场打仗是常有的事。
那么骑马、射箭这种都是最基本的技能。
现代社会国泰平安,上哪找这样的演员呢?
这样的选角要求,将娱乐圈翻个遍也找不出来几个。
更别说他要的还是一个质子营。
没有咱们就自己培养。
他们花费整整六个月的时间打造出一个真正的“质子营”。
为把一群“毛头小子”训练成智勇兼备的质子团。
他们创造出一个“封神训练营”。
前期他们每个人上的都是一样的基础课:
到中后期就会根据角色来分配功课,逐个突破。
除此之外,了解先秦文化的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演员想演好角色,一定要了解角色,必须得做足功课。
《封神三部曲》剧组做到的,已经超乎常人。
而这些苦,又哪是一个流量明星可以吃得的?
又有哪个流量明星会放弃半年的大好时光?
选素人,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他们放得下姿态、沉的住心。
他们会珍惜每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而往往也只有他们,才能经得起千锤百炼。
2017年1月开始15000人中全球海选。
经历整整一年的时间选出二十多位年轻人。
2018年8月,《封神三部曲》正式开机。
在经历过六个月的魔鬼训练之后。
新人演员们的形象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04
看着对比图,这六个月的付出,太值得了。
不仅整个人的气质提升不少,容貌也更加俊朗。
他们什么都不做,只是立在那。
都能叫人移不开眼。
他们文武双全,各种打戏都能亲自上阵。
如果都按着乌尔善的指标“卷”,替身行业怕是要揭不开锅。
而关于《封神三部曲》的幕后故事。
他们不仅是在演员的技能方面方面下功夫。
就连影片中的各个拍摄地点、道具和人物的还原度。
更是做到了极致。
西岐的那一片麦田,是他们真真实实在青岛种出的。
殷寿父子对峙的龙德殿,占地2500平方米。
是2000多工匠们精心打造出的。
所有人分工明确,同时进行工作。
2204个人四个月的辛勤付出。
只为了能够给观众们最真实的感受。
影片中一闪而过的商王登基大典。
复刻制作了三百多件古乐器。
还邀请来40多位华夏古乐团成员来演奏。
为还原真实的神话世界,实地考察二十多个省份。
参观一百二十多个博物馆、历史遗迹。
申公豹在影片中不到一分钟的飞头术。
他们拍了三天,五个部门共同协作。
姜子牙的百岁老人造型是花费八个小时的成果。
每一根毛发都是一针一针缝在假皮上。
而假皮的制作过程繁琐时长,需要六七十天还是一次性的。
婴儿雷震子也并不是特效P上去的。
而是他们制作的一个遥控会动的电子机械。
为拍摄一个日出的镜头。
整个剧组六点就来到片场等太阳。
从2014年剧本策划,2018年长达一年半的拍摄。
中间经历三年的疫情。
在2023年,近十年的时间。
《封神第一部》终于呈现在观众面前。
乌尔善说:
《封神三部曲》的出世。
是真正意义上的匠心大制作。
但这样“良心”的电影,转发宣传的明星却甚少。
难道他们是怕这样的剧组成为整个行业的标杆?
是怕自己的“饭碗”不再好端?
但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所有的电影人都应该按照这个标准“卷”起来。
这样那些不肯努力、靠资本强捧的关系户才会无所遁形。
筛选出来的都是有实力的好演员。
而观众们自然而然就会看到更好的作品。
在文章的末尾,笔者想借用一位影迷的话来说:
那么,你们觉得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