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聚焦 > 正文

当前播报:从山寨之城到设计之都,深圳工业设计十五年蝶变

2023-07-02 04:32:00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梦然 张智 深圳报道

“14年前,我们代表深圳申请参加堪称世界最高规格的伦敦百分百设计展,评审团主席问我们:‘你们中国有设计吗?No design,just copy!’”

这是14年后在2023世界工业设计日暨中外设计价值峰会上,中国工业设计协同创新平台秘书长、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封昌红回忆起来的场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29日,由世界设计组织(WDO)、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承办的2023世界工业设计日暨中外设计价值峰会在深圳市举行,代表了新时代新格局背景下深圳设计、中国设计以更开放与更自信姿态融入世界设计舞台的一个重要标志。

今年正值深圳“设计之都”的第15年,回顾15年的设计历程,深圳设计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从登上世界设计舞台伦敦百分百开启了中国参展零的突破,到举办大展、设计节、深港设计双年展等活动,15年的时间里,深圳摘下过往山寨之城的标签,已然蜕变为“设计之都”。

设计之都的蜕变

对于山寨之城如何蜕变为设计之都,封昌红是见证者,这位工业设计十大领军人物与深圳有着不解之缘。“在华强北只有一栋大厦的时候,我便在那里买过键盘、买过电源。”

深圳是见证变化最好的窗口,它有着发展工业设计最优质的土壤,单一个华强北便聚集了全产业链供应商。在封昌红看来,“提到深圳便绕不开华强北,可以说没有深圳华强北就没有工业设计的今天,之前的华强北扮演了启蒙地和发源地的角色。”

华强北最辉煌的时候,平均每日人流量达到50万人次,电子市场占全国市场容量的50%,年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孕育了腾讯、大疆、神舟、同洲电子等著名企业。“造福神话”轮番在这块不足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演,在这条中国电子第一街上,据说走出了不下五十位亿万富豪。

深圳“山寨之城”的名头也是从华强北而来。华强北的巅峰时代便是凭借着强大的产业链,大规模生产手机,无数人通过仿制手机,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山寨”一词由来的说法之一,便是华强北当时生产的手机是仿制品,故而无法在产品上标注地名,所以只能印上“SZ”两个字母,久而久之便被称为“山寨”。

而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开始萌芽。

“当时华强北出现的山寨手机,可能内部是一样的,但外观却不能照抄,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也开始思考,设计由此萌芽。从工业设计的微笑曲线最底端的外观设计,一路走到现在我们已经做到的品牌设计、价值设计、服务设计,包括可持续的绿色设计等。”在封昌红看来,“就像FabLab的创始人尼尔教授认为的,华强北的山寨就是快速微创新,实现最短路径、最佳效果、最少投入。所以无论是山寨还是快速微创新,其实都是工业设计最初的发展雏形,华强北也见证了从‘三来一补’到OEM,再到ODM直至OBM,如果没有品牌便没有议价能力,都由别人说了算。这是发展的必经过程。”

“今天的华强北还有新的使命。”经历了华强北的变迁,封昌红表示,“华强北蝶变的新故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决定其能否走到价值链的最顶端,则需要工业设计来赋能。”

让世界看见中国设计

一路走到今天,深圳工业设计的光芒熠熠生辉。

封昌红介绍道,如今深圳是国家首批工业设计示范城市,去年深圳的15万设计师创造了450亿工业设计产值,带动上下游附加值超万亿,首夺全国工业经济的“双第一”。而“Better Life Shenzhen Design”的口号也在去年亮相在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上,再一次让世界看见了深圳设计,透过深圳设计看全球产业生态,透过深圳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

“让世界看见中国设计、让世界看见中国创新”封昌红表示,带着这个梦想,15年来我们与30多个设计发达国家和城市签署战略框架协议,以设计之名推动深圳与赫尔辛基建立了友好城市,在福田保税区建立了中芬设计园,九年来从集聚到裂变共孵化了386个项目,开创了0到1,1到N,N到品牌递进式创新的中芬模式,成为河套深港科创合作区开先河的创新载体。我们承办的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十年磨一剑如今成为全球工业设计第一展;我们建议世界设计组织修改工业设计定义,成为继1980、1996年后的第三次诞生的定义。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BDDWATCH发起人童慧明在采访中也向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指出,“这15年,随着消费市场的提升,可以看到我们在一些领域的设计创新能力已追平世界发达水平。深圳不仅在全国起到示范性作用,着眼点已放在全球,用超越的眼光去做更高的定位。未来,我们将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

在此次峰会上,三诺集团董事长兼 CEO、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创会会长刘志雄表示,深圳从渔村发展到全球的国际化城市,深圳的创新便是这座城市的魂,我认为促进创新应该有一些产业丰富多元性,要有国际化包容度,同时有创新精神担当这个使命。从可持续创新来看,对设计界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设计不只是设计本身,而是要融入到产业链本身,还要形成商业化的转换,场景化应用,用户的体验度。因此可持续设计发展对于设计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要懂能源、可回收,要懂新材料、新工艺,要对整个产品的使用要有回收周期的管理。

“我也希望在座的设计师把个性化定制打造出来,让设计定制成为深圳的一个引擎。”刘志雄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标签:

返回顶部